慢性腸胃炎檢查方法有哪些呢
慢性腸胃炎可通過胃鏡檢查、腸鏡檢查、糞便常規(guī)檢查、幽門螺桿菌檢測、血液檢查等方法診斷。慢性腸胃炎通常由感染、免疫異常、長期飲食不當等因素引起,表現為腹痛、腹瀉、腹脹等癥狀。
1、胃鏡檢查
胃鏡檢查是診斷慢性腸胃炎的主要方法之一,可直接觀察胃黏膜病變情況。檢查時醫(yī)生會將帶有攝像頭的細管經口腔插入胃部,能夠發(fā)現黏膜充血、水腫、糜爛等炎癥表現。胃鏡檢查前需空腹8小時以上,過程中可能有輕微不適,但通??梢阅褪?。若發(fā)現可疑病變,醫(yī)生可能同時取組織進行病理活檢。
2、腸鏡檢查
腸鏡檢查適用于評估腸道炎癥程度,特別對慢性結腸炎診斷價值較高。檢查前需進行腸道清潔準備,通過肛門插入內窺鏡觀察結腸黏膜狀態(tài)。腸鏡能清晰顯示腸壁潰瘍、息肉等病變,必要時可進行活檢或治療性操作。對于部分敏感患者,可選擇無痛腸鏡檢查以減輕不適感。
3、糞便常規(guī)檢查
糞便常規(guī)檢查能輔助判斷腸道炎癥和消化吸收功能。通過檢測糞便中的紅細胞、白細胞、寄生蟲卵等成分,可初步鑒別感染性腸炎。糞便隱血試驗有助于發(fā)現微量出血,糞便培養(yǎng)可明確特定病原體感染。檢查前應避免食用動物血制品以免干擾結果。
4、幽門螺桿菌檢測
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,檢測方法包括尿素呼氣試驗、糞便抗原檢測和胃黏膜活檢。尿素呼氣試驗操作簡便且無創(chuàng),患者服用標記尿素后通過分析呼出氣體判斷感染。糞便抗原檢測適合兒童和不宜進行侵入性檢查者。陽性結果提示需要根除治療。
5、血液檢查
血液檢查可評估炎癥程度和營養(yǎng)狀況,包括血常規(guī)、C反應蛋白、血沉等指標。慢性腸胃炎患者可能出現貧血、白細胞輕度升高或低蛋白血癥。血清學檢查還能幫助鑒別克羅恩病等特殊類型腸炎。抽血檢查前通常無須特殊準備,但需告知醫(yī)生近期用藥情況。
慢性腸胃炎患者日常應注意飲食調理,選擇易消化、低纖維的食物如米粥、面條等,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膩飲食。規(guī)律進食并控制每餐分量有助于減輕胃腸負擔。適當補充益生菌可能改善腸道菌群平衡。保持良好作息和情緒穩(wěn)定對病情恢復很重要,癥狀持續(xù)或加重時應及時復診調整治療方案。
相關推薦
03:20
03:02
02:42
02:25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