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肝的初期能治愈嗎
乙肝初期通常難以徹底治愈,但通過規(guī)范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發(fā)展。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臟疾病,治療目標主要是抑制病毒復制、減輕肝臟炎癥和纖維化。
乙肝初期患者若處于免疫耐受期,病毒復制活躍但肝臟損傷較輕,此時抗病毒治療效果有限,通常建議定期監(jiān)測肝功能與病毒載量。部分患者在免疫清除期接受干擾素或核苷類似物治療,可能出現表面抗原轉陰,但概率較低。干擾素治療適用于年輕、肝功能較好的患者,療程通常為48周,可能實現免疫控制。核苷類似物如恩替卡韋、替諾福韋需長期服用,能有效抑制病毒復制,但停藥后復發(fā)風險較高。
極少數急性乙肝感染者在發(fā)病初期通過自身免疫清除可實現自愈,表現為表面抗原轉陰并產生保護性抗體。這種情況多見于成年人感染,概率不足5%。兒童期感染更容易轉為慢性,需終身監(jiān)測。對于表面抗原陽性持續(xù)超過6個月的患者,即使肝功能正常也應視為慢性感染,須避免飲酒和肝毒性藥物。
乙肝患者應每3-6個月復查肝功能、乙肝五項和病毒DNA定量,肝硬化患者需增加腹部超聲和甲胎蛋白檢測。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規(guī)律作息,避免高脂飲食,接種甲肝疫苗防止重疊感染。育齡期女性在妊娠后期若病毒載量高,需接受抗病毒治療阻斷母嬰傳播。
相關推薦
01:44
01:45
02:25
02:03
05:44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