頸椎韌帶拉傷怎么辦
頸椎韌帶拉傷可通過休息制動、冷敷熱敷、藥物治療、物理治療、康復訓練等方式緩解。頸椎韌帶拉傷通常由頸部過度活動、外傷、長期姿勢不良、運動損傷、退行性改變等原因引起。
1、休息制動
急性期需嚴格限制頸部活動,避免低頭、轉頭等動作,必要時使用頸托固定。睡眠時選擇高度適中的枕頭,保持頸椎自然曲度。日常避免提重物或劇烈運動,防止韌帶二次損傷。
2、冷敷熱敷
損傷后48小時內可用冰袋冷敷,每次15分鐘,間隔2小時重復進行,有助于減輕腫脹疼痛。48小時后改為熱敷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,加速組織修復。注意溫度不宜過高,避免燙傷皮膚。
3、藥物治療
疼痛明顯時可遵醫(yī)囑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、雙氯芬酸鈉腸溶片,或肌肉松弛劑如鹽酸乙哌立松片。局部可涂抹氟比洛芬凝膠貼膏。若伴隨神經癥狀可能需營養(yǎng)神經藥物如甲鈷胺片。
4、物理治療
急性期過后可采用超聲波、紅外線等理療方式,改善局部微循環(huán)。超短波治療可減輕炎癥反應,經皮電神經刺激能緩解疼痛。專業(yè)醫(yī)師指導下的牽引治療可減輕韌帶壓力,但需嚴格掌握適應癥。
5、康復訓練
疼痛緩解后逐步進行頸部肌肉等長收縮訓練,如雙手抵額對抗頭部后仰。后期加入頸部屈伸、側屈及旋轉的主動活動度練習,配合肩背部肌肉強化。游泳、八段錦等低沖擊運動有助于功能恢復。
頸椎韌帶拉傷恢復期間應保持正確坐姿,避免長時間伏案工作,每隔1小時活動頸部。飲食注意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C,促進韌帶修復。若出現上肢麻木、頭暈等癥狀需及時復查,排除頸椎間盤突出等并發(fā)癥??祻陀柧毿柙趯I(yè)人員指導下循序漸進,不可盲目加大強度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