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心臟病需要做手術
需要手術干預的心臟病主要有先天性心臟病、嚴重冠心病、心臟瓣膜病、主動脈夾層及終末期心力衰竭等。手術方式包括介入治療、搭橋手術、瓣膜修復/置換、心臟移植等,需由心血管外科醫(yī)生評估后決定。
先天性心臟病如室間隔缺損、法洛四聯(lián)癥等,若缺損較大導致血流動力學異常,需在嬰幼兒期或兒童期進行修補手術。嚴重冠心病多支血管病變或左主干病變時,藥物控制效果不佳需冠狀動脈搭橋手術。心臟瓣膜病中重度狹窄或關閉不全引發(fā)心功能衰竭時,常需瓣膜修復或人工瓣膜置換。主動脈夾層A型或合并器官缺血時,須急診手術置換病變血管。終末期心力衰竭經藥物及器械治療無效后,心臟移植是最終選擇。
部分心律失常如房顫合并血栓風險,可能需導管消融或左心耳封堵術。心臟腫瘤如左心房黏液瘤雖屬良性,但脫落可能引發(fā)栓塞需手術切除。某些心肌病如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,若藥物無效需室間隔切除術。感染性心內膜炎導致瓣膜毀損或贅生物脫落時,也需手術清除病灶并修復瓣膜。
心臟病術后需嚴格遵循醫(yī)囑服用抗凝藥如華法林鈉片、抗血小板藥如硫酸氫氯吡格雷片,定期監(jiān)測凝血功能。飲食應低鹽低脂,控制每日液體攝入量,避免加重心臟負擔??祻推诳蛇M行步行等有氧運動,強度以不引發(fā)心悸氣促為度。保持情緒穩(wěn)定,戒煙限酒,監(jiān)測血壓心率變化,出現(xiàn)胸痛、下肢水腫等癥狀及時復診。術后3-6個月需復查心臟超聲、心電圖等評估手術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