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檢怎么查脂肪肝
體檢篩查脂肪肝主要通過肝功能檢查、肝臟超聲、瞬時彈性成像、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以及肝活檢等方式進行。
1、肝功能檢查
通過抽取靜脈血檢測谷丙轉氨酶、谷草轉氨酶、γ-谷氨酰轉肽酶等指標,這些酶類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肝細胞損傷。脂肪肝患者常伴隨輕度至中度轉氨酶異常,但約30%患者肝功能指標可能正常。該檢查無法直接判斷脂肪沉積程度,需結合其他項目綜合評估。
2、肝臟超聲
超聲檢查是脂肪肝篩查的首選無創(chuàng)方法,通過聲波反射判斷肝臟回聲強度。典型表現(xiàn)為肝區(qū)前場回聲增強、后場衰減,肝內管道結構顯示模糊。超聲對中度以上脂肪肝檢出率較高,但對輕度脂肪變敏感性有限,且無法準確區(qū)分單純性脂肪肝與脂肪性肝炎。
3、瞬時彈性成像
采用FibroScan等設備通過振動波測量肝臟硬度值和脂肪衰減參數(shù),可量化評估肝纖維化程度和脂肪含量。CAP值超過238dB/m提示脂肪變,該技術具有無創(chuàng)、可重復的優(yōu)點,但受腹水、肥胖等因素影響可能產(chǎn)生誤差。
4、CT/MRI檢查
CT平掃中肝臟密度降低是脂肪肝的特征性表現(xiàn),肝/脾CT值比值小于0.8可確診。MRI質子密度脂肪分數(shù)測定能更精準量化肝內脂肪含量,檢測靈敏度達5%以上脂肪變。影像學檢查適用于超聲結果不明確或需排除其他肝臟占位性病變時。
5、肝活檢
通過穿刺獲取肝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,是診斷脂肪肝的金標準??擅鞔_脂肪變程度、炎癥活動度及纖維化分期,但屬于有創(chuàng)操作,存在出血、疼痛等風險,通常用于疑似進展期肝病或病因不明的疑難病例。
建議體檢發(fā)現(xiàn)脂肪肝后調整飲食結構,減少高脂高糖食物攝入,增加優(yōu)質蛋白和膳食纖維。每周進行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游泳等。避免飲酒及濫用藥物,控制體重增速,定期復查肝功能與肝臟影像學變化。若出現(xiàn)乏力、右上腹隱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(yī)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