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治療氣滯型喉癌
喉癌在中醫(yī)上屬于"喉疳"、"喉瘤"范疇,早期可因肝郁氣滯引起一系列不適癥狀,對于氣滯型喉癌不妨采取中醫(yī)治療方法。具體分型如下:
肝郁氣滯熱結型
主證:胸脅脹滿,頭暈目眩,喉部不適,有異物感,吞咽不利,聲音嘶啞,口苦咽干,舌燥苔薄黃,脈弦細,為早中期喉癌見證。
治法:疏肝解郁,清瀉肝火。
方藥:丹梔逍遙散。丹皮、山梔、當歸、芍藥、柴胡、薄荷、云茯苓、生白術、生甘草、山豆根、射干。
分析:柴胡、薄荷疏肝解郁;丹皮、山梔、射干、山豆根、生甘草清熱解毒,利咽消腫;當歸、芍藥配柴胡、薄荷疏肝經(jīng)血絡;白術、云茯苓補脾土,御肝火。全方為疏肝解郁,清泄郁火之劑。
氣滯血瘀型
主證:咽喉疼痛,如物梗阻,吞咽不利,日久飲食不下,咳嗆痰血,肌膚枯燥,舌質淡紅有瘀斑,苔薄白,脈細澀。
治法:活血化瘀,軟堅散結。
方藥:桃紅四物湯。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赤芍、生地、枳殼、玄參、三棱、莪術、白茅根、血余炭、夏枯草、穿山甲(鈣煎)。
分析: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赤芍、三棱、莪術、穿山甲可活血化瘀,軟堅散結,消腫排膿;生地、玄參、白茅根,血余炭涼血止血;夏枯草清熱解毒,化痰軟堅。
注意:喉癌患者需在專業(yè)中醫(yī)師指導下用藥。
?
相關推薦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