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肌肉拉傷怎么辦
小孩肌肉拉傷可通過休息制動、冷敷處理、加壓包扎、抬高患肢、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。肌肉拉傷通常由運動過度、姿勢不當、熱身不足、外力撞擊、肌肉疲勞等原因引起。
1、休息制動
立即停止活動并保持患肢制動,避免進一步損傷肌肉纖維。使用支具或繃帶固定拉傷部位,減輕肌肉張力。建議家長限制兒童跑跳等劇烈活動1-2周。
2、冷敷處理
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疼痛處,每次15-20分鐘,間隔1小時重復。急性期48小時內冷敷可收縮血管,減少組織出血腫脹。注意避免凍傷皮膚。
3、加壓包扎
使用彈性繃帶適度加壓包扎患處,既能減輕腫脹又不影響血液循環(huán)。包扎時應從遠端向近端纏繞,松緊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為宜。夜間可解除包扎。
4、抬高患肢
將受傷肢體墊高至超過心臟水平,利用重力促進靜脈回流。建議在臥位時用枕頭支撐患肢,坐位時搭放在凳子上,每天保持12小時以上。
5、藥物治療
疼痛明顯時可遵醫(yī)囑使用布洛芬混懸液、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兒童適用藥物。嚴重拉傷可能需要麝香壯骨膏、跌打萬花油等外用藥輔助治療。禁止自行使用成人藥物。
恢復期應保證優(yōu)質蛋白攝入如魚肉蛋奶,補充維生素C促進結締組織修復。2周后可開始輕柔拉伸,從被動活動逐步過渡到主動運動。若出現(xiàn)持續(xù)腫脹、皮下淤血或活動障礙,需及時就醫(yī)排除骨折等嚴重損傷。家長應監(jiān)督兒童運動前充分熱身,避免重復損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