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行腰肌勞損鑒別診斷有哪些
慢性腰肌勞損的鑒別診斷主要有腰椎間盤突出癥、強直性脊柱炎、腰椎滑脫、骨質疏松性骨折、泌尿系統(tǒng)疾病等。需結合病史、體格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綜合判斷。
1、腰椎間盤突出癥
腰椎間盤突出癥多表現(xiàn)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,咳嗽或打噴嚏時疼痛加重。查體可見直腿抬高試驗陽性,影像學檢查可顯示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(jīng)根。與腰肌勞損的鑒別要點在于神經(jīng)根受壓癥狀及影像學證據(jù)。治療需避免久坐久站,急性期可遵醫(yī)囑使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、塞來昔布膠囊等非甾體抗炎藥,嚴重者需考慮椎間孔鏡手術。
2、強直性脊柱炎
強直性脊柱炎多見于青年男性,表現(xiàn)為晨僵超過30分鐘、夜間痛醒、活動后減輕。實驗室檢查可見HLA-B27陽性,骶髂關節(jié)X線或MRI顯示關節(jié)面侵蝕。與腰肌勞損的持續(xù)性鈍痛不同,該病具有炎性腰痛特征。治療需長期服用柳氮磺吡啶腸溶片,配合生物制劑如注射用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-抗體融合蛋白。
3、腰椎滑脫
腰椎滑脫常見于中老年,表現(xiàn)為腰部酸痛伴活動受限,嚴重者可出現(xiàn)間歇性跛行。X線側位片可見椎體前移,與腰肌勞損的單純軟組織損傷不同。輕度滑脫可通過佩戴腰圍保護,遵醫(yī)囑使用洛索洛芬鈉片緩解疼痛;重度滑脫需行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。
4、骨質疏松性骨折
骨質疏松性骨折多見于絕經(jīng)后女性,輕微外力即可引發(fā)椎體壓縮骨折,疼痛劇烈且體位改變時加重。骨密度檢測T值低于-2.5,MRI可見椎體信號改變。與腰肌勞損的鑒別關鍵在于外傷史和影像學表現(xiàn)。治療需臥床休息,使用阿侖膦酸鈉維D3片抗骨質疏松,疼痛明顯時可短期應用鹽酸曲馬多緩釋片。
5、泌尿系統(tǒng)疾病
腎結石、腎盂腎炎等泌尿系統(tǒng)疾病可引起腰部牽涉痛,多伴有排尿異常或發(fā)熱。尿常規(guī)檢查可見紅細胞、白細胞,超聲可發(fā)現(xiàn)結石或腎積水。與腰肌勞損的定位明確壓痛不同,泌尿系疾病疼痛范圍較彌散。治療需根據(jù)病因選擇排石顆粒抗感染或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抗感染。
慢性腰肌勞損患者日常應避免久坐久站,每1小時變換體位,睡眠選擇硬板床。可進行小燕飛、五點支撐等腰背肌鍛煉,強度以不誘發(fā)疼痛為度。急性發(fā)作期可用熱水袋熱敷疼痛部位,溫度不超過50℃。飲食注意補充優(yōu)質蛋白如魚肉蛋奶,適量增加維生素D含量高的海魚、蘑菇。若疼痛持續(xù)加重或出現(xiàn)下肢麻木無力,需及時至骨科就診。
相關推薦
01:49
02:10
01:28
01:16
為你推薦
科普文章
短視頻
科普文章
短視頻
熱門問題
專家答疑
生活問答
- 1 腰肌勞損能治愈嗎腰肌勞損能治愈
- 2 什么是腰肌勞損
- 3 腰肌勞損怎么形成的
- 4 腰肌勞損是怎么形成的
- 5 什么是腰肌勞損?
- 6 腰肌勞損怎么引起的
- 7 怎樣確定腰肌勞損
- 8 腰肌勞損是怎么引起的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