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骨神經(jīng)痛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療
坐骨神經(jīng)痛可通過臥床休息、物理治療、藥物治療、封閉治療、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。坐骨神經(jīng)痛通常由腰椎間盤突出、梨狀肌綜合征、腰椎管狹窄、脊柱腫瘤、外傷等因素引起。
1、臥床休息
急性期需嚴格臥床2-3周,選擇硬板床并保持腰椎生理曲度。仰臥時膝關節(jié)下方墊軟枕,側臥時雙腿間夾枕頭。避免久坐久站及腰部負重活動,必要時佩戴腰圍保護。癥狀緩解后逐步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。
2、物理治療
超短波治療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,每日1次連續(xù)10-15天。紅外線照射能緩解肌肉痙攣,每次20-30分鐘。超聲波治療適用于深層組織粘連,采用移動法每日1次。牽引治療需在專業(yè)醫(yī)師指導下進行,重量控制在體重的1/3-1/2。
3、藥物治療
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緩解神經(jīng)根水腫。甲鈷胺片促進神經(jīng)髓鞘修復,改善肢體麻木。塞來昔布膠囊選擇性抑制COX-2,減少胃腸道刺激。嚴重疼痛可短期使用鹽酸曲馬多片,但需注意成癮性。肌肉痙攣者可配合鹽酸乙哌立松片。
4、封閉治療
在影像引導下進行神經(jīng)根阻滯,常用利多卡因注射液配合復方倍他米松注射液。梨狀肌封閉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注射,每周1次不超過3次。硬膜外阻滯需嚴格無菌操作,注射后觀察30分鐘。治療后可能出現(xiàn)短暫下肢無力,需家屬陪同。
5、手術治療
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適用于單純椎間盤突出,切口僅8毫米。椎板切除減壓術處理嚴重椎管狹窄,需植入椎間融合器。微創(chuàng)經(jīng)椎間孔腰椎融合術采用可膨脹通道系統(tǒng),出血量少于50毫升。術后需佩戴支具3個月,定期復查植骨融合情況。
日常應保持標準體重,避免提重物及突然扭腰動作。睡眠選用中等硬度床墊,側臥時屈髖屈膝。坐姿保持腰椎前凸,每1小時起身活動??蛇M行游泳、小燕飛等低沖擊運動,忌跳廣場舞及高爾夫等旋轉性運動。飲食多攝入富含維生素B族的糙米、瘦肉,戒煙限酒控制血糖。若出現(xiàn)大小便失禁或足下垂需立即就醫(yī)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