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竇炎初步診斷之萎縮性胃炎
胃竇炎初步診斷為萎縮性胃炎時,通常提示胃黏膜腺體減少或消失,可能伴隨腸上皮化生。萎縮性胃炎主要由幽門螺桿菌感染、自身免疫因素、長期膽汁反流等原因引起,臨床表現(xiàn)為上腹隱痛、飽脹感、食欲減退等癥狀。確診需結合胃鏡檢查和病理活檢,治療包括根除幽門螺桿菌、保護胃黏膜、改善胃動力等措施。
1、幽門螺桿菌感染
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萎縮性胃炎的主要病因,細菌產(chǎn)生的毒素會破壞胃黏膜屏障?;颊呖赡艹霈F(xiàn)上腹部灼痛、反酸等癥狀。根除治療需采用四聯(lián)療法,常用藥物包括奧美拉唑腸溶膠囊、阿莫西林膠囊、克拉霉素片和膠體果膠鉍膠囊。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碳13/14呼氣試驗,確認細菌是否清除。
2、自身免疫因素
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體內(nèi)存在抗壁細胞抗體,導致胃酸分泌減少。這類患者常伴發(fā)惡性貧血,表現(xiàn)為舌炎、乏力等癥狀。治療需補充維生素B12注射液,同時使用葉酸片改善貧血。胃黏膜保護可選用瑞巴派特片,定期監(jiān)測血清維生素B12水平和胃功能變化。
3、膽汁反流
長期膽汁反流會損傷胃竇部黏膜,引起化學性胃炎。典型癥狀包括口苦、夜間上腹痛等。治療需使用鋁碳酸鎂咀嚼片中和膽汁酸,配合多潘立酮片促進胃腸蠕動。睡眠時抬高床頭15-20厘米有助于減少反流,避免進食后立即平臥。
4、飲食因素
長期食用腌制、熏烤等高鹽食物會損傷胃黏膜。這類患者應調(diào)整飲食結構,增加新鮮蔬菜水果攝入。烹飪方式以蒸煮為主,避免油炸食品。可適量飲用溫蜂蜜水保護胃黏膜,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攝入量。
5、藥物損傷
非甾體抗炎藥長期使用會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導致胃黏膜防御功能下降。必須用藥時可選擇塞來昔布膠囊等對胃腸刺激較小的藥物,同時配合雷貝拉唑鈉腸溶片保護胃黏膜。用藥期間避免飲酒,定期進行胃鏡檢查。
萎縮性胃炎患者需建立規(guī)律的飲食習慣,每日定時定量進餐,避免過饑過飽。食物溫度以接近體溫為宜,過熱過冷均會刺激胃黏膜。建議選擇易消化的優(yōu)質蛋白如魚肉、蛋清,烹調(diào)時可將食材切碎煮爛。適當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促進胃腸蠕動,但應避免餐后立即運動。嚴格戒煙限酒,保持情緒穩(wěn)定,每6-12個月復查胃鏡監(jiān)測病情變化。若出現(xiàn)嘔血、黑便、體重驟降等預警癥狀,須立即就醫(yī)。
相關推薦
02:11
02:07
02:40
01:39
01:57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