頸椎病怎樣保守治療
頸椎病可通過熱敷理療、頸椎牽引、藥物治療、中醫(yī)針灸、功能鍛煉等方式保守治療。頸椎病通常與長期姿勢不良、椎間盤退變、頸部外傷、頸椎不穩(wěn)、骨質增生等因素有關。
1、熱敷理療
使用40-45℃熱毛巾或紅外線燈照射頸部15-20分鐘,每日重復進行2次,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。熱敷可緩解肌肉痙攣,減輕神經(jīng)根水腫,適合頸型頸椎病早期患者。注意避免燙傷皮膚,急性期腫脹明顯時禁用。
2、頸椎牽引
采用坐位或臥位牽引,重量從3公斤開始逐漸增加,每次20分鐘,需在康復師指導下進行。牽引能增大椎間隙減輕神經(jīng)壓迫,適用于神經(jīng)根型頸椎病。禁忌癥包括脊髓型頸椎病、嚴重骨質疏松等,不當操作可能加重頭暈癥狀。
3、藥物治療
可遵醫(yī)囑使用甲鈷胺片營養(yǎng)神經(jīng),塞來昔布膠囊緩解炎癥疼痛,鹽酸乙哌立松片松弛肌肉。藥物需配合影像學檢查結果選用,胃腸不適者應飯后服用。避免長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導致胃黏膜損傷。
4、中醫(yī)針灸
選取風池穴、肩井穴等穴位,配合電針刺激,每周治療3次。針灸通過調(diào)節(jié)經(jīng)絡氣血緩解疼痛,對椎動脈型頸椎病引起的頭暈效果較好。皮膚感染、凝血功能障礙者不宜進行,需選擇正規(guī)醫(yī)療機構操作。
5、功能鍛煉
推薦米字操、頸部后伸等動作,每組8-10次,每日重復進行3組。鍛煉應循序漸進,避免快速旋轉頸部,脊髓型頸椎病患者禁忌劇烈活動。長期堅持可增強頸部肌肉穩(wěn)定性,延緩椎間盤退變進程。
保守治療期間需保持正確坐姿,使用符合頸椎曲線的枕頭,避免長時間低頭玩手機。飲食注意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,適量食用牛奶、西藍花等。若出現(xiàn)上肢麻木加重、行走不穩(wěn)等癥狀應及時復查,必要時考慮手術治療。定期進行頸椎MRI評估病情進展,寒冷季節(jié)注意頸部保暖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