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鳴需要做什么檢查項目
耳鳴需要做的檢查項目主要有純音測聽、聲導抗測試、耳鏡檢查、影像學檢查、血液檢查等。耳鳴可能與聽覺系統異常、血管疾病、藥物副作用等因素有關,建議及時就醫(yī)明確病因。
1、純音測聽
純音測聽是評估聽力損失程度的基礎檢查,通過不同頻率的聲音刺激判斷患者聽力閾值。該檢查能明確耳鳴是否伴隨聽力下降,并幫助鑒別傳導性聾與感音神經性聾。檢查過程無創(chuàng),需在隔音室內佩戴耳機配合完成。
2、聲導抗測試
聲導抗測試包括鼓室導抗圖和鐙骨肌反射測試,用于評估中耳功能狀態(tài)。通過氣壓變化檢測鼓膜活動度,可發(fā)現中耳積液、咽鼓管功能障礙等問題。部分耳鳴患者存在中耳壓力異常,此檢查有助于定位病變部位。
3、耳鏡檢查
耳鏡檢查可直接觀察外耳道及鼓膜情況,排除耵聹栓塞、外耳道炎、鼓膜穿孔等器質性病變。使用耳內鏡可放大檢查視野,發(fā)現微小病灶。若耳道存在分泌物或異物,需先清理后再行其他聽力檢查。
4、影像學檢查
頭部或顳骨CT/MRI可顯示內耳、聽神經及腦部結構,排查聽神經瘤、血管畸形等占位性病變。磁共振血管成像能評估椎基底動脈供血情況。影像學檢查適用于單側耳鳴、脈沖性耳鳴或伴有神經系統癥狀的患者。
5、血液檢查
血常規(guī)、血糖、甲狀腺功能等實驗室檢查可篩查貧血、糖尿病、甲亢等全身性疾病。部分耳鳴與微量元素缺乏相關,需檢測血清鋅、鎂水平。長期服用耳毒性藥物者應監(jiān)測腎功能及血藥濃度。
耳鳴患者日常應避免接觸噪音環(huán)境,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攝入,保證充足睡眠。可嘗試白噪音掩蔽療法緩解癥狀,但需注意音量不宜過大。若耳鳴持續(xù)加重或伴隨眩暈、頭痛等癥狀,須立即復診。建議記錄耳鳴發(fā)作時間、頻率及誘因,為醫(yī)生診斷提供參考依據。部分患者可通過認知行為療法改善對耳鳴的心理適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