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矮小癥該如何治療
兒童矮小癥可通過生長激素治療、營養(yǎng)干預、運動促進、心理疏導、病因治療等方式改善。矮小癥可能與生長激素缺乏、甲狀腺功能減退、特發(fā)性矮小、染色體異常、慢性疾病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身高低于同年齡同性別兒童兩個標準差、生長速率緩慢、骨齡延遲等癥狀。
1、生長激素治療
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是治療生長激素缺乏型矮小癥的核心藥物,需嚴格遵循兒科內分泌科醫(yī)生指導進行皮下注射。使用前需完善垂體磁共振、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檢測等評估,治療期間每3-6個月監(jiān)測生長速度和骨齡變化。對于特發(fā)性矮小癥患兒,部分病例經評估后也可考慮生長激素治療,但需充分告知家長療效存在個體差異。
2、營養(yǎng)干預
每日保證優(yōu)質蛋白攝入如雞蛋、魚肉、乳制品,配合足量維生素D和鈣質促進骨骼發(fā)育。糾正偏食習慣,避免高糖高脂飲食影響生長激素分泌,貧血患兒需及時補充鐵劑。對于消化吸收障礙導致的營養(yǎng)不良,可選用短肽型腸內營養(yǎng)粉劑進行營養(yǎng)支持。
3、運動促進
每日進行30分鐘以上縱向運動如跳繩、籃球、游泳等,刺激生長板軟骨細胞增殖。避免過度負重運動,運動時穿戴專業(yè)運動鞋保護膝關節(jié)。建議家長陪同建立規(guī)律運動習慣,運動后及時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。
4、心理疏導
定期評估患兒心理狀態(tài),通過沙盤游戲、團體輔導等方式緩解因身材矮小產生的自卑情緒。家長應避免當眾談論身高問題,多強調其他能力優(yōu)勢。嚴重焦慮抑郁患兒可轉介心理科進行認知行為治療。
5、病因治療
甲狀腺功能減退需終身服用左甲狀腺素鈉片,慢性腎病患兒需控制原發(fā)病,Turner綜合征可配合雌激素替代治療。先天性軟骨發(fā)育不全等骨骼疾病需骨科介入,必要時進行肢體延長術。所有病因治療均需多學科協作制定個體化方案。
家長應建立規(guī)范的身高監(jiān)測檔案,每3個月固定時間測量并記錄,使用WHO生長曲線圖評估趨勢。保證每日22點前入睡,深度睡眠期生長激素分泌量占全日70%。治療期間避免自行使用增高保健品,所有藥物使用須經專業(yè)醫(yī)師評估。定期復查肝腎功能、甲狀腺功能等指標,治療周期通常需持續(xù)1-2年才能評估效果。若年生長速度仍不足4厘米,需重新評估診斷和治療方案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