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結石是什么引起的
牙結石主要由口腔內菌斑礦化形成,與口腔衛(wèi)生不良、飲食習慣、唾液成分等因素有關。常見原因有口腔清潔不足、高糖飲食、唾液黏稠度異常、牙齒排列不齊、吸煙飲酒等。
1、口腔清潔不足
日常刷牙不徹底或未使用牙線清潔牙縫時,食物殘渣與細菌混合形成軟垢,48小時內可逐漸鈣化成牙結石。建議采用巴氏刷牙法,配合沖牙器清除隱蔽部位菌斑。
2、高糖飲食
頻繁攝入含糖飲料或黏性甜食會加速變形鏈球菌繁殖,其代謝產物促使菌斑黏附于牙面。長期可導致牙釉質脫礦并形成褐色結石。減少兩餐間零食攝入有助于控制菌斑。
3、唾液成分異常
唾液中的鈣磷離子濃度過高或酸堿度失衡時,礦物質易沉積在菌斑基質中。部分患者因唾液分泌減少導致自潔作用減弱,常見于舍格倫綜合征或服用抗膽堿藥物者。
4、牙齒排列問題
擁擠牙、錯位牙形成的清潔死角容易堆積菌斑,尤其下前牙舌側和上磨牙頰側是結石高發(fā)區(qū)。正畸治療可改善牙齒排列,但需加強矯治器周圍的清潔。
5、不良生活習慣
煙草中的焦油會與菌斑結合形成黑色堅硬結石,酒精則抑制唾液分泌。長期吸煙者牙結石量通常是非吸煙者的3倍以上,且多伴有牙周袋形成。
預防牙結石需建立每日兩次巴氏刷牙、使用牙線及漱口水的清潔流程,每半年接受一次專業(yè)潔治。飲食上限制精制糖攝入,增加蘋果、胡蘿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咀嚼性食物幫助機械清潔。吸煙人群應逐步戒煙,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以減少唾液糖分含量。出現(xiàn)牙齦出血、口臭等早期癥狀時建議及時進行牙周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