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是如何治療濕疹的
中醫(yī)治療濕疹主要通過內(nèi)服中藥、外用藥物、針灸、拔罐、飲食調(diào)理等方式綜合干預(yù)。濕疹在中醫(yī)理論中多與濕熱蘊膚、血虛風燥、脾虛濕盛等因素有關(guān),需辨證施治。
1、內(nèi)服中藥
根據(jù)證型選用不同方劑,濕熱型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,含龍膽草、黃芩等成分;血虛風燥型選用當歸飲子,含當歸、生地黃等;脾虛濕盛型采用參苓白術(shù)散,含黨參、白術(shù)等。需由中醫(yī)師根據(jù)舌脈象調(diào)整配伍,避免自行用藥。
2、外用藥物
急性期滲出可用馬齒莧煎湯濕敷或三黃洗劑外涂;慢性肥厚皮損選用青黛膏、黃連膏等油性軟膏;瘙癢明顯可配合冰黃膚樂軟膏。兒童患者建議家長選用溫和的紫草油,避免刺激性制劑。
3、針灸療法
選取曲池、血海、足三里等穴位疏通經(jīng)絡(luò),配合大椎、肺俞等背俞穴調(diào)節(jié)氣血。濕熱證加陰陵泉,血虛證加三陰交,每周治療2-3次,需由專業(yè)醫(yī)師操作。
4、拔罐療法
在背部膀胱經(jīng)走罐或定罐,有助于排出濕毒。急性期禁用,適用于慢性濕疹體質(zhì)調(diào)理,每次留罐5-10分鐘,皮膚破損處禁止操作。
5、飲食調(diào)理
忌食海鮮、牛羊肉等發(fā)物及辛辣刺激食物,濕熱證可食用薏苡仁、赤小豆;血虛證建議家長多給孩子準備黑芝麻、紅棗等食材。日??娠嬘媒疸y花、土茯苓代茶飲。
中醫(yī)治療濕疹強調(diào)標本兼治,急性期以清熱利濕為主,慢性期注重養(yǎng)血潤燥?;颊咝璞3制つw清潔但避免過度洗燙,穿著純棉透氣衣物,室內(nèi)濕度維持在40-60%。治療期間記錄皮疹變化,若出現(xiàn)紅腫加重或發(fā)熱應(yīng)及時復(fù)診調(diào)整方案。配合適度運動如八段錦、太極拳等有助于氣血運行,但出汗后需及時擦干。
相關(guān)推薦
                01:37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01:02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01:05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02:07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02:46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