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秘的易感人群有哪些
便秘的易感人群主要有老年人、孕婦、長期臥床者、飲食不規(guī)律者以及精神壓力大的人群。

1、老年人
老年人胃腸蠕動功能減退,腸道肌肉張力下降,排便反射減弱,容易發(fā)生便秘。部分老年人因牙齒問題導致膳食纖維攝入不足,或患有慢性疾病需長期服用某些藥物,均可能加重便秘癥狀。建議老年人每日適量增加溫水攝入,選擇易咀嚼的高纖維食物如南瓜、香蕉等。
2、孕婦
孕婦體內孕激素水平升高會抑制腸道平滑肌收縮,增大的子宮壓迫直腸,孕期補鐵劑的使用等因素共同導致便秘高發(fā)。妊娠中晚期癥狀尤為明顯,可能伴隨腹脹、肛門墜脹感。孕婦可通過分次飲水、食用火龍果等安全通便食物緩解,但禁止自行使用刺激性瀉藥。
3、長期臥床者
術后患者、癱瘓病人等長期臥床群體因活動量驟減,腹肌及膈肌收縮力減弱,排便時缺乏腹壓輔助。同時臥床體位使直腸感受糞便壓力的敏感性降低,易形成糞便嵌塞。護理人員應協(xié)助患者每日進行腹部順時針按摩,必要時使用開塞露輔助排便。
4、飲食不規(guī)律者
長期節(jié)食減肥人群、三餐不定時者易因食物殘渣量不足難以刺激腸蠕動。高脂低纖維飲食會使糞便硬化,辛辣食物可能誘發(fā)腸粘膜水腫。這類人群需建立固定進食時間,逐步增加燕麥、西藍花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材比例,避免突然改變飲食結構引起腹脹。
5、精神壓力大者
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會通過腦腸軸影響腸道神經(jīng)調節(jié),導致結腸傳輸延遲。部分人群因工作緊張刻意抑制便意,造成直腸敏感性下降。心理因素引發(fā)的便秘常伴隨排便不盡感,建議通過正念訓練調節(jié)自主神經(jīng)功能,必要時聯(lián)合心理治療。
便秘易感人群應養(yǎng)成晨起空腹飲溫水、固定時間排便的習慣,每日進行30分鐘快走等適度運動。若調整生活方式后癥狀無改善,或出現(xiàn)便血、體重下降等報警癥狀,需及時消化內科就診排除器質性疾病。注意避免長期依賴番瀉葉等刺激性瀉藥,防止造成結腸黑變病。
相關推薦
01:10
01:21
01:52
01:55
01:56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