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
肺炎主要通過飛沫傳播、接觸傳播、氣溶膠傳播等途徑傳播。肺炎的傳播途徑主要有直接吸入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產(chǎn)生的飛沫、接觸被病原體污染的物體表面后觸摸口鼻、在密閉環(huán)境中吸入懸浮的氣溶膠顆粒等。

1、飛沫傳播
當肺炎患者咳嗽、打噴嚏或說話時,會產(chǎn)生含有病原體的飛沫。這些飛沫的直徑通常超過5微米,在空氣中傳播距離較短,一般在1米范圍內。健康人若吸入這些飛沫可能被感染。常見通過飛沫傳播的肺炎病原體包括肺炎鏈球菌、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等。在人群密集場所或醫(yī)療機構中,飛沫傳播的風險較高。
2、接觸傳播
接觸傳播分為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兩種形式。直接接觸指健康人與患者有身體接觸;間接接觸指觸摸被病原體污染的物體表面后,再接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。肺炎鏈球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可在物體表面存活數(shù)小時至數(shù)天。保持手部衛(wèi)生、定期消毒高頻接觸表面是阻斷接觸傳播的有效措施。
3、氣溶膠傳播
在特定醫(yī)療操作如氣管插管、支氣管鏡檢查時,可能產(chǎn)生直徑小于5微米的氣溶膠顆粒。這些微小顆??稍诳諝庵袘腋≥^長時間,傳播距離超過1米。結核分枝桿菌、麻疹病毒等可通過氣溶膠傳播。在通風不良的密閉空間,氣溶膠傳播風險顯著增加。醫(yī)療機構需采取負壓病房等特殊防護措施。
4、血液傳播
部分肺炎病原體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、乙型肝炎病毒等可通過血液或體液傳播。這種情況多見于母嬰垂直傳播、輸血或使用污染醫(yī)療器械等。血液傳播在肺炎總體傳播途徑中占比較小,但可能造成嚴重后果。嚴格執(zhí)行無菌操作、篩查血液制品可有效預防。
5、其他途徑
某些特殊類型肺炎可通過非常規(guī)途徑傳播。如軍團菌肺炎通過吸入污染水源產(chǎn)生的氣溶膠傳播;鸚鵡熱衣原體通過接觸禽類糞便或分泌物傳播;肺鼠疫可通過跳蚤叮咬傳播。這些傳播途徑具有病原體特異性,需要針對性地采取預防措施。
預防肺炎傳播需采取綜合措施。在流感季節(jié)或疫情流行期間,應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,必要時佩戴口罩。保持室內通風良好,每天開窗通風2-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鐘。注意手衛(wèi)生,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,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劑。對高頻接觸表面如門把手、電梯按鈕等定期消毒。易感人群可接種肺炎球菌疫苗、流感疫苗等提高免疫力。出現(xiàn)發(fā)熱、咳嗽等呼吸道癥狀時應及早就醫(yī),并做好呼吸道隔離。
相關推薦
02:10
01:46
01:48
01:59
02:03
為你推薦
科普文章
短視頻
科普文章
短視頻
熱門問題
專家答疑
生活問答
- 1 重癥肺炎和普通肺炎有哪些不同
- 2 右下肺炎屬于嚴重的肺炎嗎
- 3 什么是患有肺炎肺炎
- 4 普通肺炎和新型肺炎的區(qū)別
- 5 如何區(qū)分大肺炎和肺炎
- 6 引起肺炎是怎么得的
- 7 得肺炎應該注意什么
- 8 肺炎是怎樣形成的?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