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癥狀及治療
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癥狀主要有痛經、慢性盆腔痛、性交痛、月經異常和不孕,可通過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。子宮內膜異位癥可能與遺傳、免疫異常、經血逆流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(xiàn)為進行性加重的痛經、盆腔包塊等癥狀。

1、痛經
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癥最常見的癥狀,多為繼發(fā)性痛經,且逐漸加重。疼痛多位于下腹部、腰骶部,可放射至會陰、肛門或大腿。疼痛常在月經來潮前1-2天開始,經期第1天最劇烈,以后逐漸減輕。疼痛程度與病灶大小不一定成正比,可能與局部前列腺素分泌增多有關?;颊呖勺襻t(yī)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、雙氯芬酸鈉緩釋片、塞來昔布膠囊等藥物緩解疼痛。
2、慢性盆腔痛
慢性盆腔痛表現(xiàn)為非周期性的下腹部疼痛,可能持續(xù)6個月以上。疼痛可能與盆腔粘連、炎癥反應或神經受累有關?;颊叱0橛邢聣嫺?、腰骶部酸痛,勞累或性交后加重。婦科檢查可發(fā)現(xiàn)子宮后傾固定、盆腔觸痛結節(jié)。治療需結合病情選擇藥物或手術,如醋酸甲羥孕酮片、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(tǒng)等。
3、性交痛
性交痛多見于子宮直腸陷凹或陰道直腸隔有病灶者,表現(xiàn)為深部性交痛,月經來潮前更為明顯。疼痛可能與病灶受到機械性刺激、盆腔粘連或神經受累有關。部分患者因此回避性生活,影響夫妻關系。治療上可選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如醋酸亮丙瑞林微球,或考慮腹腔鏡手術切除病灶。
4、月經異常
月經異常表現(xiàn)為經量增多、經期延長或月經淋漓不盡,可能與卵巢功能異常、子宮腺肌病合并存在有關。部分患者出現(xiàn)經前期點滴出血,系異位內膜受卵巢激素影響發(fā)生周期性出血所致。治療需根據(jù)年齡、生育要求選擇藥物,如地諾孕素片、復方炔諾酮片等,必要時行子宮內膜去除術。
5、不孕
約40%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合并不孕,可能與盆腔粘連影響輸卵管功能、卵巢儲備下降、免疫因素干擾受精或著床有關。輕度患者可嘗試促排卵治療,中重度患者建議腹腔鏡手術解除粘連、切除病灶,術后輔以輔助生殖技術。藥物治療如孕三烯酮膠囊可抑制病灶活性,提高妊娠概率。
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需保持規(guī)律作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飲食上建議增加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、亞麻籽,減少紅肉攝入。適度運動如瑜伽、游泳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環(huán),但應避免劇烈運動。定期隨訪監(jiān)測病情變化,有生育需求者建議盡早就醫(yī)評估。心理疏導同樣重要,可通過專業(yè)咨詢緩解疾病帶來的焦慮情緒。
相關推薦
01:35
02:55
02:36
02:46
01:37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