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感冒發(fā)燒的推拿手法是什么
小兒感冒發(fā)燒可通過推拿手法緩解癥狀,常用手法有清天河水、推坎宮、揉太陽穴、掐揉二扇門、捏脊等。推拿需由專業(yè)醫(yī)師操作,避免用力過猛或操作不當加重病情。
1、清天河水
清天河水適用于小兒外感發(fā)熱,操作時用食指和中指指腹從腕橫紋中點推向肘橫紋中點,頻率需均勻。該手法有助于解表退熱,緩解頭痛、鼻塞等癥狀。推拿時需注意患兒皮膚嬌嫩,避免摩擦過度。
2、推坎宮
推坎宮位于眉弓至發(fā)際線區(qū)域,操作時用拇指橈側從眉頭向眉梢分推。該手法可疏風解表,改善感冒引起的目赤腫痛、畏光流淚。推拿力度以皮膚微紅為度,每次操作時間不宜過長。
3、揉太陽穴
太陽穴位于眉梢與外眼角連線中點后方凹陷處,用拇指指腹順時針揉按可緩解發(fā)熱伴頭痛。操作時需避開顱骨未閉合的嬰幼兒,手法應輕柔緩慢,配合清天河水可增強退熱效果。
4、掐揉二扇門
二扇門位于手背第三掌骨兩側,掐揉此穴能發(fā)汗解表。操作時用拇指指甲輕掐穴位后改為揉法,適用于風寒感冒初期無汗癥狀。高熱患兒慎用此法,避免過度發(fā)汗導致脫水。
5、捏脊
捏脊從尾骨端沿脊柱兩側向上提捏至大椎穴,可調和臟腑功能。操作時以拇指與食指相對捏起皮膚,交替向前推進,能增強免疫力。推拿前后需保持環(huán)境溫暖,避免患兒受涼。
推拿治療需在明確診斷后進行,嚴重感染或持續(xù)高熱應及時就醫(yī)。操作前清潔雙手并修剪指甲,使用爽身粉減少摩擦。推拿后適當補充溫水,觀察體溫變化。若發(fā)熱超過38.5℃或出現(xiàn)驚厥、嗜睡等癥狀,須立即停止推拿并就醫(yī)。日常注意飲食清淡,保證充足休息,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。
相關推薦








為你推薦
科普文章
短視頻
科普文章
短視頻
特色醫(yī)院
熱門問題
專家答疑
生活問答
- 1 什么是小兒感冒
- 2 小兒感冒是怎么引起的
- 3 小兒感冒怎么引起的
- 4 小兒感冒是怎么產生的
- 5 小兒感冒是什么
- 6 小兒感冒茶最好是哪個
- 7 小兒感冒有哪些癥狀?
- 8 小兒感冒為什么嘔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