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炎便血如何治療
腸炎便血可通過調(diào)整飲食、口服補液、使用抗生素、應用止血藥物、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。腸炎便血通常由感染性腸炎、潰瘍性結腸炎、克羅恩病、缺血性腸炎、腸息肉等因素引起。
1、調(diào)整飲食
急性期需暫時禁食,待便血緩解后逐步過渡至流質(zhì)飲食,如米湯、藕粉?;謴推谶x擇低渣、低纖維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飲食??蛇m量補充富含維生素K的菠菜、西藍花,有助于凝血功能恢復。每日少量多餐,減輕腸道負擔。
2、口服補液
頻繁便血易導致脫水,可口服補液鹽散預防電解質(zhì)紊亂。每袋補液鹽散需用250毫升溫開水沖服,24小時內(nèi)未用完應丟棄。若出現(xiàn)口渴、尿量減少等脫水癥狀,需增加補液量至每日2000-3000毫升。
3、使用抗生素
細菌性腸炎可遵醫(yī)囑使用諾氟沙星膠囊、鹽酸左氧氟沙星片、頭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。諾氟沙星膠囊對革蘭陰性菌效果顯著,左氧氟沙星片適用于旅行者腹瀉,頭孢克肟分散片可用于兒童患者。用藥期間需觀察是否出現(xiàn)皮疹等過敏反應。
4、應用止血藥物
出血量較大時可使用氨甲環(huán)酸片、云南白藥膠囊、腎上腺色腙片等止血藥物。氨甲環(huán)酸片通過抑制纖溶酶原激活發(fā)揮止血作用,云南白藥膠囊含三七等中藥成分,腎上腺色腙片能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。嚴重出血需靜脈注射血凝酶。
5、手術治療
腸息肉或腸壞死引起的頑固性便血需行腸鏡下電切術或腸段切除術。潰瘍性結腸炎合并大出血可能需全結腸切除,克羅恩病并發(fā)腸狹窄需做狹窄成形術。術后需禁食3-5天,逐步恢復腸內(nèi)營養(yǎng)。
腸炎便血患者日常應保持肛門清潔,每次便后用溫水清洗,避免用力擦拭。恢復期可進行腹部順時針按摩促進腸蠕動,每日2次,每次10分鐘。長期反復便血者需定期檢測血紅蛋白,預防貧血。注意觀察糞便顏色變化,若出現(xiàn)柏油樣便或鮮血便持續(xù)超過3天,應立即就醫(yī)復查腸鏡。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加重出血的藥物。
相關推薦








為你推薦
科普文章
短視頻
科普文章
短視頻
特色醫(yī)院
熱門問題
專家答疑
生活問答
- 1 常見腸炎有哪些腸炎?
- 2 常見腸炎有哪些腸炎
- 3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腸炎
- 4 腸炎是怎么形成的
- 5 突然腸炎怎么引起的
- 6 什么叫腸炎
- 7 什么能引起腸炎
- 8 有了腸炎怎么處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