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疹是怎么引起的
紅疹可能由接觸性皮炎、濕疹、蕁麻疹、藥物過敏、感染性皮膚病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外用藥物、口服藥物、光療、冷敷、避免接觸過敏原等方式治療。
1、接觸性皮炎
接觸性皮炎通常由皮膚直接接觸刺激性物質或過敏原導致,常見過敏原有金屬鎳、染發(fā)劑、洗滌劑等?;颊呖赡艹霈F局部紅斑、丘疹、水皰伴瘙癢。治療需立即脫離過敏原,遵醫(yī)囑使用爐甘石洗劑緩解瘙癢,嚴重時可短期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。日常需避免搔抓,穿著純棉衣物減少摩擦。
2、濕疹
濕疹與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和免疫異常相關,表現為對稱性紅斑、丘疹伴滲出傾向。環(huán)境干燥、精神壓力可能誘發(fā)加重。治療可選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控制炎癥,配合尿素維E乳膏修復皮膚屏障。慢性期建議使用他克莫司軟膏維持治療,沐浴水溫需控制在37℃以下。
3、蕁麻疹
蕁麻疹多因組胺釋放引起血管擴張,常見誘因包括食物過敏、感染或物理刺激。特征為突發(fā)的風團樣皮疹,24小時內可自行消退但易復發(fā)。急性期需口服氯雷他定片阻斷組胺受體,嚴重者可聯用醋酸潑尼松片。慢性患者建議記錄飲食日記排查過敏原,避免冷熱交替刺激。
4、藥物過敏
抗生素、解熱鎮(zhèn)痛藥等可能引發(fā)藥疹,表現為全身性紅斑或靶形損害。需立即停用可疑藥物,多飲水促進排泄。輕癥使用地奈德乳膏局部涂抹,重癥需靜脈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。既往有藥物過敏史者就診時應主動告知醫(yī)生。
5、感染性皮膚病
病毒性感染如帶狀皰疹初期可出現紅斑基礎上的簇集水皰,細菌感染如丹毒表現為邊界清晰的紅腫熱痛。需針對病原體治療,帶狀皰疹可口服阿昔洛韋片,丹毒需靜脈注射注射用青霉素鈉。感染期間保持皮損清潔干燥,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。
出現紅疹后應避免自行使用偏方,記錄皮疹形態(tài)變化和伴隨癥狀。穿著寬松透氣的純棉衣物,沐浴時選用無皂基清潔產品。飲食宜清淡,暫忌海鮮、辛辣食物。若皮疹持續(xù)擴散、出現發(fā)熱或呼吸困難等全身癥狀,須立即就醫(yī)排查嚴重過敏反應或感染性疾病。日常注意觀察可能誘發(fā)皮疹的環(huán)境因素,必要時進行過敏原檢測。




